AMD“小核”规格披露遮遮掩掩 官方:听取反馈 逐步改进
在处理器技术领域,AMD和Intel一直是两大巨头。近年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AMD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。其中,Zen4+Zen4c的混合架构设计就是AMD最新的技术成果之一。然而,在规格披露方面,AMD似乎显得有些遮遮掩掩,这让人们对其产品的真实性能产生了一定的疑虑。
AMD混合架构产品现在一共有六款型号,包括面向入门级轻薄本的锐龙5 7545U、锐龙3 7440U、锐龙5 8540U、锐龙3 8440U,面向掌机的锐龙Z1 Extreme、锐龙Z1。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混合架构。简单来说,混合架构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处理器核心组合在一起,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。这种设计可以让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获得更好的体验。例如,在高性能计算任务中,可以使用高性能的核心;而在低功耗的场景下,可以使用低功耗的核心。
AMD的Zen4+Zen4c混合架构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。据了解,Zen4核心主要针对高性能计算任务,具有较高的IPC(每时钟周期指令数)和频率;而Zen4c核心则主要针对低功耗场景,具有较低的IPC和频率。通过将这两种核心组合在一起,AMD可以实现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平衡性能和功耗。
然而,在官方产品介绍中,AMD并没有明确列出具体架构,只是在完整规格表中注明了Zen4、Zen4c核心的不同数量和频率。这使得消费者很难了解到产品的真实性能。相比之下,Intel 12-14代酷睿采用了P+E核组成的混合架构,一直都有公布两种不同核心的基准、睿频频率,显得更加透明。
对于AMD的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,我们可以理解为其在技术和市场策略上的权衡。一方面,AMD可能希望通过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;另一方面,由于混合架构的设计较为复杂,AMD可能担心过多的信息披露会引发消费者的困惑。
不过,值得肯定的是,AMD官方承诺会听取反馈,逐步改进。根据自己和友商的做法来决定如何展示相关信息。
这位发言人还强调,Zen4c核心与Intel E核在功能上完全相同,因此不能直接对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