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过年“包利是”50元算“巨款” 网友:200元拿不出手,最低600元
压岁钱对年轻人而言,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焦虑。他们面临着给亲戚孩子压岁钱的压力,尤其在广东地区,红包被称为“利是”,给亲戚孩子的压岁钱一般是5元、10元,而50元已经算是“巨款”了。然而,今年春节回家过节的年轻人们纷纷表示,压岁钱给得越来越高,对他们而言已经是一种负担。
在社交平台上,有关压岁钱的讨论升温,年轻人们都在讨论他们给亲戚孩子压岁钱的困扰。有人表示,自己家里要给7个孩子压岁钱,而且还要给老公家里的5个孩子压岁钱,每个人至少要给600元,仅仅给亲戚孩子的压岁钱就要花费7200元,有些人的年终奖都没有这么多。还有人表示,200元都拿不出手了,最低要给600元,有时甚至要上千元,这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压力很大。还有人质疑为什么压岁钱越来越高,有些人感叹少了拿不出手,多了又心痛,甚至有人表示压岁钱已经赶上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了。
压岁钱作为一种民间行为,本来是一种祝福和关爱的表达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压岁钱逐渐演变成一种物质交换的方式,成为了一种社会压力的源泉。其次,社会竞争压力也加剧了年轻人们对压岁钱的焦虑。在当今社会,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都非常重视,给亲戚孩子压岁钱,也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,而没有给亲戚孩子压岁钱,则容易被认为是不体面的。因此,年轻人们为了面子和社会认同感,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钱来给亲戚孩子压岁钱。
对于这个问题,一些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指出,发压岁钱是一种民间行为,具有自发性。“大家心照不宣都这么做,你不做的话就显得不合群”。
他建议,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个倡导性的规范,参照治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方法,形成软约束。舆论、社会对不合理的行为加以劝导,倡导适度、适可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