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458网址导航 > 新闻资讯 > 新闻头条 > 小儿补液原则(小儿三周岁轻度脱水需要补液多少量)

小儿补液原则(小儿三周岁轻度脱水需要补液多少量)

2024-04-19 点击:0

1、溶液的定性:生理需要量:60~80ml/kg,用1/5张;继续丢失量:丢多少补多少,用1/2~1/3张。二者加起来1/3~1/4张,12~24小时均匀静滴。小儿补液举例主题干编号:100076个月患儿,腹泻水样便,每天10余次。

2、轻度脱水:30~50ml/kg。中度水:50~100ml/kg。重度脱水:100~120ml/kg。8~12小时内输入(约8~10ml/kg*h)。(余下量(总量-累积损失量=继续丢失量+生理需要量)。12~16小时内输完(约5ml/kg*h)。

3、答案】:E解析:小儿第1天静脉补液总量=累计损失量+继续损失量+生理需要量,轻度脱水为90~120ml/kg(D错),中度脱水为120~150ml/kg(E对),重度脱水为150~180ml/kg(B错)。

4、给宝宝准备好补液盐后,根据脱水程度,进行补液。口服补液的量为轻度脱水50-80ml/kg,中度脱水80-100ml/kg。补液应该循序渐进,不可急于求成,防止摄入过多,加大心脏、肾脏负担。

5、般用1/3~1/2张含钠液。(3)供给生理需要量: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~80ml/kg。在实际补液过程中,补液量为以上三部分合计,一般轻度脱水约90~120ml/kg,中度脱水约120~150ml/kg,重度脱水约150~180ml/kg。

小儿中度低渗性脱水,开始补液所用液体的张力应是

1、【答案】:B补液的种类根据脱水的性质而定。一般情况下是低渗性脱水补2/3张~等张含钠液,等渗性脱水补1/2~2/3张含钠液,高渗性脱水补1/4~1/3张含钠液。如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,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。

2、【答案】:A考点:小儿腹泻治疗要点;精析:婴儿腹泻引起的等渗性脱水,第1天补液包括累积损失量、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三部分。对等渗性脱水用1/2张含钠液,低渗脱水用2/3张含钠液,高渗性脱水用1/3张含钠液。

3、其次是补液性质的问题,确定补液的张力(即溶液中电解质所产生的渗透压),有赖于对脱水性质的判断。钠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,临床根据血清钠的水平将脱水分为等渗性、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三种。

4、此阶段等渗性脱水用1/2张液,低渗性用2/3张液,高渗性用1/3张液。此阶段应注意:高渗性脱水,第一批液体渗透压不应过低,一般不低于1/3张,否则可致细胞水肿,加剧神经症状,低渗性脱水应稍快,而高渗性应稍慢。

5、【答案】:E一般等渗性脱水用1/2张含钠液、低渗性脱水用2/3张含钠液、高渗性脱水用1/3张含钠液。对重度脱水并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障碍者应先快速扩容,20m1/kg等渗含钠液,30~60min快速输入。

小儿输液421原则,每小时补液

病情分析:补液原则:一般先输钠及碱性液,指导意见:后输葡萄糖液;先输晶体液后输胶体液;输液速度先快后慢。

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=第一个24小时的1/2+每日生理需水量。烧伤补液原则:先快后慢,先盐后糖;先晶后胶,见尿补钾;适时补碱。

在输液的过程中,应该每小时监测患者体液平衡情况以及电解质浓度等相关指标,防止发生无法逆转的补液失调。同时,如果患者出现心、肺功能不全或存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,应及时减少输注液体量。

小儿补液原则包括多选题

1、轻度脱水:通常可以通过口服液体进行补液,鼓励孩子多喝水、口服含盐分的补液溶液。中度脱水:可以采用口服补液,但可能需要辅助静脉补液,速度适中,逐渐恢复体液平衡。

2、小儿补液的原则:⑴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,确定补液总量。⑵根据脱水性质,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等,确定补液种类。⑶补液时,一般先快后慢,先浓后淡,先盐后糖,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。

3、小儿补液原则包括:遵循先盐后糖的原则,由于孩子出现脱水,要进行及时补液治疗,补液首先要采用盐水治疗。

本文到这结束,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

回到顶部